布艺之家讯:一.民族概况
在我国吉林省的东部,有一座神奇秀美的长白山。每到冬季,山上都被皑皑白雪覆盖着,远远望去,银妆素裹,格外壮丽,因此人们称它为“白山”。在黑龙江省的北部,有一条自西向东南流的黑龙江,江水墨绿得近乎黑色,仿佛一条黑龙在翻滚,因此人们把它叫做“黑水”。白山黑水之间是一望无际的东北大平原,这里孕育了一个勤劳勇敢、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——满族。在我国古代典籍里,曾记载过一个叫“肃慎”或“息慎”的部落,这就是满族的祖先。肃慎人很早就生活在黑龙江、松花江流域,他们以游猎为生,并且以善造弓箭闻名。周朝时,肃慎部落就同中原有了往来。在魏晋时期,肃慎部落的势力已发展到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。南北朝时肃慎又称为“勿吉”,隋至唐初称为“靺鞨”,在辽、金时期又称为女真,并于公元1115年~1234年建立了金朝。满族就是由女真人逐渐演化,在明朝末期形成的民族。公元17世纪初,女真人努尔哈赤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,女真各部先后编成“八旗”。公元1644年,八旗铁骑入关,占领北京,席卷大江南北,建立起疆域空前辽阔的清帝国。这是满族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。满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。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--通古斯语族满语支,满文是16世纪末以蒙文字母为基础创制的。后又在字母右边或加圈,或加点,史称\"有圈点的满文\"或\"新满文\"。由于清代以来满族人大量迁入中原地区,在经济、文化、生活上与汉族交往密切,满族人民逐渐习用汉语文。满族人信奉多种宗教,过去,每逢祭祖、祭天,要戴上神帽,穿上裙子,系上手铃,一边敲鼓,一边跳舞,一边祈祷。 满族现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三省,以辽宁省最多,另外在内蒙古、河北、山东、新疆等省、自治区以及北京、成都、兰州、福州、银川、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。人口大约有982.1万多,他们主要从事农业,其中散居城市的满族人大多从事工业和文化科学事业。满族重视教育,崇尚理学,善于学习,文人辈出。对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,都有突出贡献。
二.特色文化
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。过去,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,五天一大礼,每隔三天要给长辈请安,隔五天见了长辈要“打千”。这“打千”的礼节非常奇特。男人打千时要哈腰,右手同时下伸,左手扶膝,像拾东西的样子;女人打千时要双手扶膝下蹲。亲友相见,不分男女,都行抱腰接面的大礼。 满族的婚礼既带有浓厚的本民族特点,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。首先要订婚、放定(即,递财礼),之后在 结婚前一日,送亲的要喝“迎风酒”。新娘则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,俗称“打下发”。次日清晨,女方家用彩车送亲,由其哥哥护送。彩车到新郎家时,洞房门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,让喜轿抬着新娘从火盆上经过,俗称\"过火避邪\"。为赶走或杀死随轿而来的鬼怪,新郎要向轿门虚射三箭;也有实射的,但一般都是朝轿底射,以免伤着新娘。新娘被人扶出轿后到天地前,同新郎一同向北三叩首,俗称“拜北斗”。拜完北斗后举行“撇盏”仪式,即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和新郎,面朝南跪在院中的神桌前,桌上供猪肘一方、酒三盅、尖刀一把,萨满单腿跪在桌前,一面用满语念经,一面用尖刀把肉割成片抛向空中,同时端酒盅齐把酒泼到地上。主要目的是乞求上苍保佑新婚夫妇,使他们子孙满堂,白头偕老。举行完以上这些仪式后,新娘由全科人(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)搀进洞房。新娘过门坎时,在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,新娘必须从上面跨过去。新房的床铺必须全科人铺设,洞房铺好后要在房内奏乐,称“响房”。新娘入洞房时,一小女孩手拿两面铜镜,对新娘照一下,然后把铜镜挂在新娘的前胸后背。接着,另一小女孩递过两只锡壶,里面盛有米、钱等,新娘或抱在怀里,或夹在腋窝,俗称“抱宝瓶”,又叫“抱保媒壶”。在揭盖头后,夫妻喝交杯酒,吃合喜面、长寿面或子孙饽饽等。 满族自古好歌舞,古代舞蹈多由狩猎、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。此外满族民间有许多体育与娱乐活动。\"雪地走\"与\"采珍珠\"便是其中的两项。\"雪地走\"为女子传统体育活动,参赛者需身着旗袍,脚穿高底旗鞋竞走,以先到达终点者为胜。因穿高底鞋走路如踏雪行而得名。珍珠,满语称\"尼楚赫\",满族人视之为光明和幸福的象征。据说,过去满族的先民女人曾在牡丹江里采珍珠,此活动便是模仿这种生产劳动而形成的。其运动器材简单,对场地的要求也不严格,非常适合民间开展,具有广泛的群众性。
三.服饰聚焦
满族的服饰色彩多以淡雅的白色、蓝紫色为主,红、粉、淡黄、黑色也是其服饰的常用色。在传统上,满族有尚白的习俗,以白色为洁、为贵,白色象征着吉祥如意。入关后,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,满族的服饰在款式上、色彩上和图案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演变。
过去满族男子留发束辫,穿马蹄袖袍褂,常戴一种名为\"瓜皮帽\"的小帽。瓜皮帽,又称\"帽头儿\",其形状上尖下宽,为六瓣缝合而成。底边镶一个约3厘米宽的小檐,有的甚至无檐,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。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,夏秋则多用黑实地纱为面。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,黑红不一,俗称\"算盘结\"。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\"标志\",称\"帽正\",有珍珠、玛瑙的,也有小银片、玻璃的。相传这种帽最早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。因其为六瓣缝合,取\"六合\",即天地四方\"统一\"之意,故盛行起来。满族入关以后,受汉族文化影响,也取其\"六合统一\"之意,开始戴用此帽,而且颇为流行。 在长袍之外,男子还要套穿马褂,马褂有长袖(对襟、窄袖、身略长)、短袖(袖长及肘,身长及脐,有大襟、对襟、琵琶襟三种)之分。另外“巴图鲁”是男子特有的坎肩,也称“一字襟”或“勇士坎肩”,分前后身两片,两肩及前胸都装有排扣,两侧腋下至下摆也有排扣,因此可隔袍穿脱,“巴图鲁”意为勇士,许多八旗子弟穿在长袍外,以示其勇武。
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,姑娘时代,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。长到快出嫁时,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,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、单髻式等多种,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。前髻梳成平顶状,以便戴冠,颈后髻梳成燕尾状,在胫后伸展开来,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,因此,满族女子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、尊严。
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,它裁剪简单,圆领,前后襟宽大,而袖子较窄,四片裁制,衣衩较长,便于上马下马;窄窄的袖子,便于射箭。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,又称马蹄袖。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,马蹄袖已成装饰,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者、尊者致敬的礼仪。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。领子、前襟和袖口都有绣花装饰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旗袍式样的变化也很大,四片裁制也改为两片裁制。旗袍能很好表现妇女的身段和曲线。满族妇女的\"旗鞋\"极富特色。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,史称\"高底鞋\",或称\"花盆底\"鞋、\"马蹄底\"鞋。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-10厘米左右,有的可达14-16厘米,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。一般用白布包裹,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。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,一种上敞下敛,呈倒梯形花盆状。另一种是上细下宽、前平后圆,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。\"花盆底\"和\"马蹄底\"因此而得名,又统称\"高底鞋\"。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,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。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,长可及地。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,常常是鞋面破了,而鞋底仍完好无损,还可再用。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。老年妇女的旗鞋,多以平木为底,称\"平底鞋\",其前端着地处稍削,以便行走。
满族过去一年四季都穿袍服,袍服中最具有特色的是旗袍。满族妇女的旗袍最初是长马甲形,后为演变成宽腰直筒式,长至脚面。领、襟、袖的边缘镶上宽边作为装饰。坎肩是满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制作精致,不仅镶上各色花边,而且绣有花卉图案。头饰是满族服饰的突出特点。过去男子留长发、结辫。而妇女的发型则富于变化,不仅留发、结辫,还绾或髻等。满族把深绎色看作福色,倍加宠爱。另外还崇尚白色,常用作镶边的饰物。满族妇女擅长刺绣,服饰的衣襟、鞋顼、荷包及枕头上,到处都可看到龙凤、鹤鹿、花草等吉祥图案。
布艺之家是集布艺,窗帘布艺,布艺杆,窗帘制作的最新新闻资讯,布艺,窗帘布艺,布艺杆,窗帘制作各十大品牌的装修效果图和各类分类信息,敬请登陆布艺之家:http://chuanglian.jc68.com/